继“连心贷”“接力贷”“百岁贷”之后,有银行为了拉动住房消费,再度推出沉寂已久的“气球贷”。
《金融时报》记者发现,近日,平安银行在其官微发布的“房贷利好政策”消息称,在该行办理个人按揭贷款的客户,可以再一次进行选择几种特色还款方式,这中间还包括“二阶段还款”“双周供”“轻松还”和“气球贷”。
此消息一出便受到市场广泛关注,其中,短借长还的“气球贷”成了市场热议的焦点。
“‘气球贷’等产品的推出,只是改变了借款人的还款方式,应偿还的贷款本息总量并未减少。”招联首席研究员董希淼表示,借款人应基于个人和家庭需求,合理评估还款能力,理性申请个人住房贷款,选择比较适合自己的还款方式,不可因为前期还款压力较小而盲目借贷。
“‘气球贷’是适用我行个人商住两用房按揭业务的一种还款方式,客户选择我行按揭贷款且用途为商住两用房按揭时,在选择还款方式时可选择‘气球贷’。”平安银行5月30日表示,将始终严格落实监管部门关于个人住房贷款“一城一策”“因城施策”的政策要求,在符合当地监管政策规定的前提下方可在按揭业务中使用“气球贷”等还款方式。
《金融时报》记者通过调查了解到,“气球贷”是一种特殊的还款方式,因还款金额前期少、后期多,像吹气球一般,因此被形象地称为“气球贷”。
“假设您贷款期限为10年,使用‘气球贷’的还款方式,我们大家可以按照20年的期限为您计算每期月供,但在最后一期(10年到期后),您需要一次性偿还所有剩余的本金。”平安银行一位信贷经理向《金融时报》记者解释,与等额本息、等额本金的还款方式相比,这种还款方式每个月需还的贷款金额小,前期还款压力更低。
此外,平安银行还推出了“二阶段还款”“轻松换”“双周供”等特色还款方式。
其中,“二阶段还款”是指前3年内按月付息、无需偿还本金,在剩余贷款期限按月等额本息还款;“轻松还”是指借款人按月支付利息,每6期按贷款发放金额的1%偿还本金,最后一期一次性偿还剩余本金;“双周供”是借款人每两周还本付息一次,每期按14天计息,能够迅速还款,节省利息。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平安银行官微已删除涉及“气球贷”的相关消息。《金融时报》记者6月5日先后致电平安银行北京、上海、武汉等多个分行营业部,相关工作人员均对于“气球贷”用于个人按揭贷款的还款方式予以否认。
《金融时报》记者发现,“气球贷”这种还款模式出现于2008年前后,但因该产品的计息方式可能会引发金融风险,且有涉及炒房的嫌疑,推出不久后便被叫停。
“‘气球贷’这种还款方式出现的背景是当时银行机构房贷业务竞争激烈,在设定业务指标面临挑战的情况下,将申请人条件有所‘放开’,从而为银行招揽更多客群。”素喜智研高级研究员苏筱芮表示,但“气球贷”作为一种非主流贷款形态,并未广泛进入公众视野。
近年来,“气球贷”的还款方式虽然退出了个人按揭住房贷款的舞台,但是仍有不少银行将“气球贷”应用于办理抵押贷款。
“目前,办理个人住房按揭贷款是不能够使用‘气球贷’的,但如果您将名下已有房产进行抵押在我行办理经营贷或者消费贷,‘气球贷’是适用的。”平安银行北京地区一位信贷经理告诉《金融时报》记者。
据了解,去年年底,某国有大行发放了首笔“气球贷”还款方式消费房抵贷业务。据相关工作人员介绍,“气球贷”还款方式能实现贷款“短贷长还”,该产品抵押物可以是本人或配偶所有,也可以是父母或子女所有;可以是住宅,也可以是商铺。
在业内人士看来,将这种还款模式应用于住房按揭贷款,无论对于银行还是借款人来说都存在风险,还有可能会影响金融市场稳定。
“对于银行而言,这类贷款不能随意发放。”在易居研究院研究总监严跃进看来,“气球贷”前期容易给购房者造成还款压力不大的错觉,如果后续收入状况没有到达预期,还款压力会慢慢的变大,会产生不可控的贷款违约和金融风险问题。
“对于借款人来说,选择了杠杆较高的‘气球贷’,如果遇上收入锐减和房价下跌双重冲击,很可能面临房子被收走,还倒欠银行债务的财务困境。”苏筱芮表示。
《金融时报》记者发现,近年来,为了拉动居民住房消费,各家银行推出了多种特色贷款产品和还贷方式。
去年2月,南京、成都等多地推出了父母作为主借人,子女作为共同借款人一同还贷,最长可贷至100岁的“百岁贷”“接力贷”。此后,又有银行推出未婚男女朋友作为共有权人,由双方或者一方申请住房贷款的“连心贷”。
在苏筱芮看来,“气球贷”“接力贷”等特色贷款的出现,其背后反映出银行机构的“流量焦虑”。
对于商业银行来说,个人住房按揭贷款属于稳定且优质的长期资产。但当前商业银行正面临着房贷规模压力。Wind多个方面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末,6家国有大型银行按揭贷款余额合计约为26.43万亿元,同比减少约5166亿元。董希淼表示:“在这样的一种情况下,银行推出灵活多样的还款方式。”
“银行创新业务的本质是风险承担接受的能力较高的银行机构主动选择风险承担接受的能力较高的借款人,二者风险自担。”苏筱芮建议,对于借款人来说,选择何种贷款产品其实与打理财产的产品逻辑相似,都应该要依据自身的风险承担接受的能力以及预期收入能力进行理性决策,不可盲目。